凯时尊龙人生就是博(大中国区)

金衛東:懷念吾師張永泰先生

2022-03-04 09:30:51
張永泰先生於2022年1月11日駕鶴西去,享年85歲。一個月以來腦海中總是浮現張老師的音容笑貌,如潮往事湧上心頭,情不自禁追述這些與老師交往的難忘片段,藉以悼念親愛的老師。


張永泰先生是我母校瀋陽農業大學的教授。我相信,如果張老師就職於更高的學術平台,他應該有很高的行業地位,一定是妥妥的大咖級權威。 


抗美援朝的原因,沈農曾從瀋陽遷往哈爾濱,回遷後,牧醫系被挽留在哈爾濱,成為東農的核心學科,沈農的畜牧獸醫專業上世紀50年代末才重新組建,張老師就是第一屆留校任教的畢業生。

因學業突出而留校的他,自然就成了沈農牧醫系的骨幹力量。由於組建得晚,沈農牧醫系較晚才有碩士學位授予權,博士點更是近年才獲得批准。牧醫系在行業里的地位雖然不高,但張老師卻是行業公認的才子。這個「才子」,既是對他專業方面精深造詣的描述,又是對他觸類旁通、多才多藝的認可,更是對他豐富多彩人生的肯定。如果中國畜牧界有一個人可以稱作「泰山北斗」的話,比較公認的人應該是東農的許振英先生,張永泰老師對許先生特別尊敬,許先生也特別青睞晚他一輩的張永泰老師,他們是情投意合的忘年之交。作為後起之秀,張老師的文章質量、科學思維、教學水平和管理能力都得到許振英先生偏愛有加的高評。


我是1981年入學沈農的。我入學時,張老師四十出頭,已經是牧醫系的副主任了,可以說是志得意滿,年輕有為。我學的是獸醫專業,與張老師交集較少,但是他鮮明的個性、犀利的語言、對教學質量和學生培養的高標準,以及嚴格嚴厲的做派,都讓我們對他產生了敬畏。

我和張老師第一次近距離接觸是在1985年。那時候剛剛開始有個體畜牧場的產生。團市委要求沈農派出一個師生團隊,去支持位於瀋陽于洪區的一家當時遼寧最大的民營畜牧場的發展。張永泰老師承擔了這個任務,除老師以外,還要求有一個學生在那裏工作一個月,幫助這家畜牧場落實改進計劃,提高現代化管理水平。系裏自然要選擇一名學業優秀的學生。一方面能夠擔當起這個使命,另一方面不至於因為中斷一個月課程而影響學習成績,影響期末考試。讀大四的我被選中了。當時的瀋陽團市委書記就是後來成為國家安監總局局長的駱琳,副書記是後來成為瀋陽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遼寧省高法常務副院長的丁仁恕先生。
 
我們只在一起工作了兩天,張老師就決定把工作交給我,他返回學校。駱琳書記問:「張老師,你怎麼這麼快就回去了?」張老師說:「有金衛東在,我完全放心,他一定能把我交給他的這些工作做好。你們不用擔心。」給我的工作要求是通過配方調整幫助這家畜牧場提高蛋雞產蛋率,同時幫助設計一個再過50年也不會落後的現代化養豬場。在張老師的耳提面命之下,我開始做總體規劃,反覆思索,反覆計算,在材料選擇、成本控制和先進高效之間不斷優化方案,所有的圖紙都是自己畫的。終於在一個月內既完成了飼料配方的正規化、標準化,重新建立了原料標準,穩定提高了雞群產蛋率,也完成了100頭母豬場的設計。現在看來,當年的設計完全不夠現代,更談不上50年都不落後,但在當時好像還是令人眼前一亮。經過這次合作,使我對張永泰老師有了更深的了解,產生了更多的欽佩。他不僅是一個理論精深的教授,更是一個經驗豐富的專家,還是一個有經濟頭腦、懂得注重控制成本、因地制宜的管理者。我也給張老師留下了良好而深刻的印象。

我在大學期間一度輝煌,被選為班長、學生會副主席,但是年少輕狂,沒有處理好各種關係,又在一年內被免去兩個職位,與政工老師的關係非常對立,「倚仗」自己學業優秀又很得專業老師的寵愛,五年大學生活中,有三年我是以類似於「在野黨」的角色,不退讓、不妥協地存在着。同期,張永泰老師也因為性格直率,系主任職務被撤,這樣,我們多多少少有點兒同病相憐。那時候,張老師給我的感覺是經常喝酒,昏昏沉沉,喝完酒以後或抨擊時弊揮斥方遒,或指點江山高談闊論。那時我們的共鳴頗多,我看到了他人性中磊落光明、寧折不彎的方面,或者說剛毅勇敢、非常男人的一面。我想,張老師雖然陷入了低谷,但憑他的才華和英氣,一定能東山再起。從他身上,我學習到了勇氣,受到了鼓舞,更加堅定繼續特立獨行,不妥協,為了不受制於人,決定備考研究生並且如願以償。

如我所料,幾年以後張老師又重出江湖,再度擔任系主任,後來成為牧醫學院的首任院長。重回廟堂以後,他還是那樣本色不改,任人唯賢,特別是十分重視和着力培養年輕業務尖子,不拉幫結夥。有一些跟他關係好的老師,甚至過去同甘共苦的一些老同學、老朋友,但專業不突出、科研能力不出色的,他一律不予重用。這些「老關係」覺得他們在張老師困難時曾幫助過他,甚至在張老師再掌帥印的過程中發揮了作用,他「當政」了應該分一杯羹,覺得他不講情面,對他產生了不滿,聯合起來反對他。可以說,幾年的系主任、院長任職期間,張老師一直在矛盾衝突中履職。他是公平公正的,也是個有理想主義色彩的學者,既得到院裏大多數老師的擁護愛戴,也有少數人對他憤憤不平。他與那些人的矛盾,沒有私忿,在他退下來之後,大家又其樂融融地喜歡並愛戴他了。

張老師主政牧醫系期間,非常重視本科教育,非常關注尖子學生的成長,在他的這種思想主導下,沈農早期畢業生人才輩出。現在活躍在學術界的大咖有單安山教授、王洪斌教授、計成教授、孟慶祥教授、蔡輝益教授、張曉明教授、胡桂學教授、邊連全教授、付剛教授、謝鵬教授、趙玉軍教授、王欽富教授、劉玉滿研究員、王棟研究員、蘇曉鷗研究員、程世鵬研究員。在國外獲得博士學位或工作的李玉芝教授、徐世忠教授、於慶忠教授、黃靜教授、李潔文教授、康裕建教授、薛文志博士、安錦華博士、武華博士、李武民博士、張樹成博士、王以斌博士、呂化廣博士、高維凡博士、宋振遠博士、孟祥彬博士,還有很多政府要員和企業領軍人物。

我和張老師的交往蜜月期是從大學的後期到研究生畢業。這期間我個人有幾次發展上的挫折,特別是在研究生畢業時,由於特殊年代歷史事件的影響,畢業分配非常困難,按規定我這樣的學生不能留校任教,張老師推動學校採取迂迴策略,先把我留在學校附屬農場,巧妙規避了這個政策。

我留校,某種意義上來講也是張老師的有意安排。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研究生鳳毛麟角,機會很多,我不願意留在學校做老師,經過權衡,選擇先讀碩士再出國讀博士,成為學術研究帶頭人的方向。作為研究生學生會主席,我也動過去中央機關或省級政府機關發展的念頭。沈農是農業部屬院校,需要提前一年就確定好留校名單並上報農業部。在我不知道的情況下,牧醫系就把我確定為留校人員並上報了,知道這個消息以後我強烈反對,但是木已成舟。為了讓我消除情緒,張老師苦口婆心多次做我的工作,最後一次是畢業前一年十月份的一天晚上,他把我約到他家的簡易書房,對我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張老師說:「衛東,我是從牧醫系的發展出發,把你留校,還有很多人願意留校、找關係留校。可是我們必須得有好老師,將來才能培養出好學生,如果好學生都不留校,老師都不是優秀的人,將來我們沈農就會衰落呀。衛東,你就為母校發展做一下自己的調整吧,你出去發展應該能挺發達,你的科學素養留在學校一定能為學校的教學和科研貢獻價值。」他發自肺腑無私的邀請,最終讓我放棄了自己的堅持,心悅誠服地同意了留校的安排(也因此,當畢業留校受影響時,我沒有其他接收單位)。那時已經是夜晚10點多了,張老師興致勃勃地穿上外套送我下樓,乘着月色又高興地拉着我的手在校園裏送我走了好長的路。當穿過大操場的時候,張老師動情地說:「衛東啊,將來你就會在這個學校里度過你的一生。雖然沒有大富大貴,但是可以潛心治學、教書育人,將來桃李滿天下時,你就會感謝我今天替你做的選擇了。」

我留校以後和張老師發生過幾次爭執。雖然感謝他對我留校的幫助,但是由於那個時期我是在極度心理不平衡的狀態下,因此對人對事總是抱着對立的情緒,對張老師有過頂撞行為。記得有一次因為聽說我經常在外面和別人打牌,張老師不點名地在系裏的會議上批評了我,我當時就火冒三丈和張老師發生了語言衝突。張老師說:「我警告你,生命是以時間為單位來計算的,你這樣虛度年華,將來一定就碌碌無為。」我問:「張老師,你是在說我嗎?」張老師針鋒相對地說:「如果你有這種現象,那就是說你。」我說:「你沒有資格說我,我現在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我必須要發泄。要發泄只有這個方式最好,否則不是危害社會,就是破壞別人家庭。打牌輸了,我要努力奪回損失,要忍受別人的冷嘲熱諷,領略人間的世態炎涼。我贏了,我要照顧輸家的情緒,我要努力擴大戰果。我不是在賭博,是在演繹我未來的人生。」張老師無奈地說:「你總有理,好自為之吧。」

儘管有這樣的衝突,甚至是短暫的不愉快。但是我想年長我二十多歲的張老師應該是能夠理解我當時不平衡的心態,理解我當時痛苦的心情的。因此所有的這些小衝突,這些有時不禮貌的頂撞,都沒有影響我們本質上的友好和情誼。我們仍然能成為忘年之交,在一起海闊天空地談天說地,常常是一個忘記了自己是一院之長、大教授,一個忘記了自己是下放農場勞動的「問題教師」。難忘歲月回想起來,令人五味雜陳,潸然淚下。

回想起張老師與我之間的交往,還有一個不曾公開的小故事。1993年,我在北京工作,張老師到北京出差,住在我的公寓。白天他忙他的事務,我上我的班,晚上回來陪張老師喝一杯。有一天晚上很晚了,張老師還沒回來,我着急了,擔心他是不是迷了路,於是就給他的同學打電話,他的同學說:「張老師已經回去了,你再等等吧。」我左等右等還沒有等到張老師,於是又出去到新街口二環路上找,一直找到半夜12點,還沒有找到他。那時也沒有別的聯繫方式,只能作罷。第二天早晨我去上班,發現張老師已經在辦公室門外等我。我問張老師:「昨天怎麼沒回來啊?」張老師笑笑說:「啊,昨天在同學家喝多了,不讓我走,就沒回來。」我說:「不對呀,我給你同學打電話了,說你走了。」張老師滿臉不好意思地說:「哎呀,你打電話啦,昨天喝多了,找不到回家的路了,就臨時找個小旅館住下來。不好意思啊。」我看到了另一個調皮、放任、有趣兒的張老師。張老師從北京回去以後,在系裏開會對老師們說:「你們大家要學習金衛東,他在外企工作,收入高,當經理。我這次去北京,住在衛東的宿舍,我看到衛東的桌子上都是書,還在看生理學、生物化學。書上有勾勾畫畫,還寫筆記,還在學習呀,衛東將來能有出息。」

在外企工作的我每次回學校見到張老師,他都哈哈大笑,把那些反對他的人、反對他的事兒當做笑料,滔滔不絕地對我一一描述。那時候,我從張老師身上看到的是童心未泯、古靈精怪的老頑童形象。

我有時想,張老師是一個多麼獨特的人啊!他怎麼能有那麼好的專業素養,那麼好的文字功底,那麼好的科研水平,有那麼磊落又豪俠的性格?真是我的榜樣。

毋庸諱言,張老師也是個有弱點的人。他總是直截了當,按自己認為公平、正確的方式對待人、處理事,而事實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局限,那些跟他關係不好的老師,也有一些是讓我敬佩的謙謙君子,我覺得可能是性格不同,站的角度不同,讓他們產生了一些在當時甚至是不可調和的矛盾。我作為一個學生,面對老師之間的矛盾也無能為力,但是都分別地保持着非常好的師生關係。

張老師對我既有關心愛護,也有批評嘲諷。我剛回瀋陽辦凯时尊龙人生就是博的時候,張老師就跟別人說:「金衛東這次回來辦凯时尊龙人生就是博了,他在哪,哪的飼料就最好。他在深圳正大康地,正大的飼料就最好;他在北京康地工作,康地的飼料就最好;這回肯定是凯时尊龙人生就是博的飼料質量最好。」其中不乏嘲諷之意,我也能聽出弦外之音。這種師生之間的小插曲沒有影響我們之間的深情厚誼。每次見面還是張老師高談闊論,我揶揄調侃。張老師在不同的場合還是不由自主地誇獎凯时尊龙人生就是博,我感到非常滿足,也非常幸運。

張老師風趣幽默。有一次他故作神秘地對我說:「衛東,你有這麼多企業,你走到哪裏都要講話,我告訴你一個講話的萬能模板。你看電視裏那些大領導都怎麼講話的?其實就五段,第一,成績是主要的;第二,問題是存在的;第三,問題是前進過程中不可避免的;第四,所有這些問題都是可以解決的;第五,要靠加強領導和深化改革來加以解決。你就按這個模式,走到哪裏講話都不用準備。我聽了以後覺得還真是這麼回事,可能這就是官話、套話吧。

退休後的張老師把更多精力放在《養豬》雜誌上,這本雜誌靠過硬的質量,成為中國發行量最大的專業雜誌,高峰時期發行量甚至超過5萬份。對於每一期的每一篇稿件,包括立意、理論高度、實驗方法、文獻的採用,他都認真審核,做到了精益求精,絲毫也不商業化。這本雜誌從一所東北的大學的小雜誌變成了全行業的權威性期刊,成為每個養豬人、每個畜牧專業人才和企業經營者必讀的雜誌。他用自己嚴苛的標準,用自己點睛的妙筆,為行業奉獻了又一個傑出作品。我感到張老師真的是非常偉大,靠着一支筆、一個大腦,退休以後又縱橫天下,打出一片新天地。

隨着年齡增長,他的性格也從愛憎分明、稜角突出變得和藹可親、詼諧幽默。有時在行業會議上見到張老師總是笑容可掬,有時在朋友聚餐上偶遇張老師還是歡聲笑語。然而漸漸地,他酒不再多喝,也不再像以前那樣不到曲終人散絕不離席,我知道張老師已經走入了生命的暮年。但是他仍然比同齡人更有活力,仍然比同齡人更有魅力,仍然比同齡人更有動力。
 

我把初稿發給幾位師兄師姐審閱,很快接到單安山教授等海內外校友的反饋,張老師的弟子們真誠地表述着尊敬、悼念與哀思,篇幅所限這裏僅摘錄兩段:


畢業前的日子裏,張老師手裏總拿個筆記本,記錄每個考研同學的研究生考試成績,對我們幾個成績好的同學格外重視。還請我們到他家吃飯,當時的情景還歷歷在目。張老師永垂不朽。(1977級畜牧專業徐世忠,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教授)

張老師是大學期間對我最好的老師,給我鼓勵最大的老師,也是我最崇拜的老師!張老師對我們的人生影響很大,我想這就是我至今還在搞養豬的原因之一,而且以此為榮。早年和張老師也有些聯繫,後來就疏忽了,現在想想真後悔。張老師會永遠活在我們心裏。(1978級畜牧專業李玉芝,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教授)


我在家中圓桌上寫此文,看到桌上波斯風格的枱布絢麗斑斕,不禁想起那句「聚則成體矯健,散則成章絢爛。」吾師人已遠行,可是他留下的思想光輝、人性光芒、品格光彩,正如飄散着的鳳毛、瀰漫着的麟角,依然能夠成章絢爛,潤澤後人。不知不覺越寫越多,哀思無盡,再為老師賦詩一首:

天柱山麓與師逢,
學者氣度魏晉風。
惟真惟實惟嚴謹,
愛才愛酒愛學生。

杜康解憂千秋念,
劉伶買醉三年醒。
音容笑貌歷歷在,
來世再見再追從。

祝老先生在天之靈依舊快樂,千古安息!

2022年2月27日於北京


張永泰老師簡介


張永泰,男,1938年2月生,漢族,遼寧大連人,中共黨員,瀋陽農業大學畜牧獸醫學院教授。


1957年考入瀋陽農學院畜牧專業本科學習,於1961年畢業留校任教,擔任助教、講師(1978年)、副教授(1987年)、教授(1990年)和碩士生導師,歷任畜牧獸醫系副主任、主任和畜牧獸醫學院首任院長,兼任遼寧省畜牧獸醫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畜牧獸醫學會養豬學分會副理事長、《養豬》雜誌主編等職。


主要講授養豬學、豬的營養與飼料、動物營養專題等課程。


從事養豬生產及動物營養與飼料方面的科學研究工作,為瀋陽農業大學動物營養與飼料科學碩士點奠基人;編輯著有《養豬學》《動物資源管理與利用》等講義,作為審稿人參與了高校21世紀教材《豬生產學》編審工作。參加了「蘇聯大白豬風土馴化」、「沈花豬選育」,主持「提高豬胴體瘦肉率的研究」等科研項目。


遼寧省第七屆、第八屆人大代表,瀋陽市勞動模範,農牧部、遼寧省和瀋陽市優秀教師,農業部和遼寧省有突出貢獻專家,1989年榮獲全國優秀教師,享受國務院頒發政府特殊津貼。





標籤

最近瀏覽:

相關產品

相關新聞

瀋陽總部

ADD:遼寧省瀋陽市瀋北新區輝山大街169號

TEL:024-88082666

二維碼

未標題-2.png

 

ewm2.png

343434.jpg

凯时尊龙人生就是博股份視頻號官方微信號招聘公眾號

分享